电子科技大学毛概复习,内容主要来自于课本,参考老师重点总结得出。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 《论新阶段》的报告。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不需要背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指导思想:(1917)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总结抗日战争经验,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写入党章:1945年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毛泽东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1929年三湾改编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革命军队建设理论:规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

军事战略理论: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党的建设理论:(1)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3)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他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4)毛泽东创造了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5)毛泽东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它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最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代特征:(1)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 (2)十月革命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到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五四运动 彻底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包括动力和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尤其是经济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家政权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内容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四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三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及重大意义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确立条件:(1)经济结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己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政治领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3)阶级关系: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重大意义:

  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3. 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5.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 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要求: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1.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提倡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所以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来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背景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背景:

  1. 革命战争的胜利:革命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基础。
  2. 经济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极低。
  3. 外部压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着国际上的围堵和封锁,同时也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影响。

意义: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据)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 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形成
  3.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理论的轮廓形成
  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5. 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
  6.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他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要抓住机遇;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三步走“战略
  2. 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坚持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1.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内容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一国两制理论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主要内容

  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被称为新的“三步走”战略)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持续发展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最后修改:2023 年 06 月 0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